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邀请码繁体中文

资料搜索库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514|回复: 0

三心不可得(第七十六集)

[复制链接]

10万

主题

10万

帖子

33万

积分

积分
337548
发表于 2024-3-19 15:01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三心不可得(第七十六集)

三心不可得

我们很多人有闲,闲了,但是他不想享清福,闲不住。人家说:“你想清净一点吧?好不容易今天放假了。”心中不干净了,放假也静不下来,“我要打电话,我要做这个,我要做那个”,就算在家里一个安静的环境,今天没人骚扰你,没人做什么,很安静,可以在家里做点事情,想干吗就干吗,但是总觉得自己会被社会上的人遗忘,然后要拿个电话打打,“Hello,你好吗?”发个短信,“你在干什么?”好像朋友多得不得了,电话打不停,手机上的短信发不停,然后让邻居要知道一下“我是谁谁谁”,实际上用现在话讲就是拼命地刷自己的存在感。你清净点不好吗?清净,时间过得快。坐在那儿念经,稍微一会儿,一个小时了;刚刚念了一个小时之后,再加上睡觉,两个小时了;一边念一边睡,五个小时过了,不清净吗?很清净,没人打扰。但是现在的人,你叫他清净,他肯吗?你让他把手机拿掉,你把他电脑拿掉,他跟你玩命。这就是刷存在感,感觉“我一定不要被社会忘记,不要被别人看不起”。所以很多人就是这样,晚上如果没有party(聚会)邀请,他觉得难受,他永远享受不了这个清福。被人家邀请你多痛苦?跑着去应酬,“你好你好……”你浪费时间吗?你说学佛的人怎么会需要这些呢?他们要清福,福气要干净。有的人福气不干净,就留有后患。所以师父跟大家讲,我们人不要怕被人家看不起。

如果你不学佛,你在人间没有真正的福气,因为福后面就是悲伤,福气来了之后就是灾害,灾害过后又有福气。有时候,我们人间的悲哀就是享受不到清福。曾经一个佛友跟我说:“师父,我这个儿子以后大了,毕业了,我就没有烦恼了。我就担心我这个儿子,他以后毕业就好了。”过几年碰到他,“儿子倒是毕业了,找了一个女朋友,吵啊闹啊,怎么办啊?”然后再过一年碰到了,“好了,他过去的女朋友不谈了,现在找了一个女朋友很爱他。”我说:“不是蛮好吗?”“哎呀,没孩子,生不出来。卢台长,您帮他看看吧?”这就是告诉你们,这个福气是带有一种灾害性的。

真正的干净的清福,实际上是享受着内心世界的寂静。你说一个人安静多好,没有人来烦你多好,对不对?不停地找事情,不停地找事情说、找事情去做,好像忙得不得了,时间一分一秒过了,什么都没学会。学到了什么?学到了人间的油滑,学到了人间的贡高我慢,学到了人间的名利,贪、瞋、痴。所以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,其实佛早就知道了。人就是这个样子,佛怎么不知道人啊?因为人把不真实的虚幻世界的物质当成了现实,“我忙啊,忙得不得了”,其实忙过了,一切都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哪有啊?而当你拥有真正清净的时候,菩萨告诉我们,你却拿些不真实的物质和感情来寂灭自己的清福。那些虚幻的烦恼有什么意思?过去有明星到某一个工厂去参观,坐在里面的员工有些人一看明星来了,就要想方设法表现自己,好像工作岗位上他很重要,有些管理人员就是要显露一下他在公司里面的职责和能力,所以当明星走过的时候,他在工作上指挥“你过去,你不要过来,你工作又不认真了”,他就讲别人,来显化他自己是管理层。你觉得明星走过会记住你吗?这种行为,你不觉得有点可笑吗?你被人家激发出那种要面子的、虚幻不真实的物质和感情,其实在寂灭自己安静的福分。因为等到明星走过之后,你骂过的人跟你结怨了,接下来他就不停地搞你,你是不是在破坏自己干净的福气?本来人家对你蛮好的。所以清福也是福,清福是干净的福气。学佛学到空性之后,你本性的清净无为就是你的清福,清福享到了。

无为而无不为,就是大智慧的成就。我们好像没有去做,实际上你已经做了。别人问你:“这个事情你发表点意见?”“我没有什么意见,听大家的吧。”你没有做吧?无为吧?但是这么一个谦虚的语言、举动,虽然你没有表达,实际上你已经表达了“大家说了算”——无为而无不为,实际上你有为的。但是这种无为是建立在一种高贵的内心境界上的,这就是师父开始给你们讲的境界。就像打坐,你坐在那里好像没有坐,你没感觉(打坐坐到后来人没感觉的,不觉得自己坐在那里),其实你得到的是能够接到菩萨的气场,让你整个气脉打通,能够让你修练自己的精气神。打坐,做了没有?没做。是啊,做到后来像没做一样。但是你做了吗?是做了,坐在这里没感觉了。你到底有为还是无为?无为而无不为,无为而有为。到底有为还是无为?其实无为而无不为,这就是佛法跟我们讲的,看似没做的事情,实际上你就是在做。人家说:“感谢你,做了很多。”“我没做什么。”“做了很好。”“我没做什么。”举个简单例子,当你把一个报告递上去,你就没事做了吧?看似没有事,实际上你是在等这个福报的到来,因为报告递上去之后,你希望得到一个回报、一个福报。而在等福报到来的时候,有些人会觉得烦恼,觉得时间怎么这么长,浪费时间;有些人在等的过程中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就是好像“我没有做什么事情,在等报告,其实我天天念经、许愿、放生,我在做——我心里在做,我希望这个报告能够快点批下来”,你说他有为还是无为?犹如求递上去的报告早点批下来,我用我自己的心念来求得这个报告快点拿到。

菩萨告诉我们,人一旦真的有了清净的时候,可以不烦恼的时候,你就得到清净了,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离开你了,好不容易自己安静一点了,人却放不下了。“哎呀,我的孩子离开我了,他到了这么远的地方,他会挨冻受饿吗?会不会别人欺负他?”你放不下这个、舍不得那个,整个自寻烦恼,哪有清福啊?人家说“你不烦恼了,你应该享受清福了吧?”仍然难以清净。

《心经》也好,《金刚经》也好,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“三心不可得”,你要拥有三心不可得的境界。想想看,你知道过去会过去,但是你心收不住,还在过去当中,那你这个心会清净吗?你哪来的清福?人家跟你一讲,你说“我过去……”又哭了,你哪来的清福啊?你要有这个境界的——过去了,没了,结束了。很多人就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他的过去,他永远没有觉得他自己是过去了,因为他没过去,他过不去,他跟自己说“我过不去,这个坎我就是过不去”。就是你自己不想过去,你永远放在心中,你让这些烦恼刺激自己,让自己心灵受伤。

“现在不可得”,很多人觉得“现在怎么不可得?现在我不得,更待何时?什么时候能得?”实际上现在你能得到什么?你刚刚得到的东西一会儿就没了,成为过去了。比方说,你刚刚很开心吃个饭,吃得很开心,你现在坐在这里几个小时之后,这种开心还有吗?你觉得可以得吗?过了,你就准备明天吃早饭了。从今天晚上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吃,对一个很爱吃的人来讲,又是一个漫长的岁月。人生一切不可得。要等到明天早上,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吃到美味佳肴,“未来不可得”。

多少人求的这个未来,实际上它没有到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都住过酒店,酒店里有早餐,是免费的自助餐,每个人都想着:“十点钟关门,一定要在九点多钟爬起来,下去吃一顿美味的早餐。”你们想想看,有多少人有这个未来——明天早上可以吃顿早餐?一到早上他爬得起来吗?一觉就睡到十点半了,一醒过来,“哎呀,这么好的一顿早餐没了”,未来能得吗?早就过时间了。所以三心不可得,你要有三心的境界,你要懂得这些都是过去的福报,已经过了、去了。今天跟你们大家谈福报、清福,你们首先要懂得《金刚经》中的三心不可得,要有这个境界。

学佛的基本就是要修到知人身的难得,知佛法的难闻。学佛人清心就是健康,一个人能够安静,不是健康吗?寡欲就是灵魂的享受。一个人没有欲望,多享受啊,有欲望多痛苦,“我想得到这个,我想得到那个,我得不到它,我多痛苦”。有时候你们想得到“某一个人给我回信”这个欲望,如果当时暂时没得到,你都觉得很痛苦。要寡欲,身体健康,灵魂无欲,就是拥有了清净心——清闲的心。而我们人在清闲的时候,拼命地去想拥有更多,这就是人不想清闲。所以我们在欲望中,就会慢慢地消耗掉自己真正的精气神。“我明天要这个,我后天要这个”,精气神就慢慢消掉了,你得不到清闲暇满,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安静,你不能得到更多的满足。安静,不要有欲望,你才能满足,办不到的事情会让自己悲哀。佛陀讲“颠倒人生”,就是颠倒的众生,觉得忙得不得了是开心,实际上清闲才是开心。所以菩萨说我们“颠倒众生”,就是远离了福报,远离了清福,就远离了智慧。师父跟大家讲的就是要大家懂得这些道理。

上次跟大家讲到业障,要“灭除障垢无有余”,再跟大家稍微提醒一下,学会“灭除障垢无有余”,就是当你想灭掉心中的业障和污垢的时候,要“无有余”——不让它留有一点点的余地,全部把它灭掉,那你的清净心和惭愧心就会生起。一件事情要彻底忏悔。师父为什么叫你们彻底忏悔?“我怎么做了这么糟糕的事情?我真的很丢脸”,好了,你忏悔过之后,你有惭愧心了,你的心就干净了。因为你把肮脏已经忏悔掉了,所以你的业障被你识破了。很多人为什么在心中有这种业障感?因为他没有觉得自己做错。“我恨他,他害我啊”,因为你没有感觉到自己做错。他为什么会害你?难道你没有责任吗?难道你没有去伤害过别人吗?等等的一切。当你只有把自己身上的这些不好的业障识破了,你才会让自己的业障在自己身上无所遁形。只有认清自己“我不应该做这件事情,我当时就不对的”,你才能改变,你才能有清净心,所有修心的行为到最后都是善果出来。我问你们,什么都是你不好,你还会有怨气吗?什么都是你自己做错的,你怪谁啊?不怪别人了,是不是心中没有怨气了?没有业障了吧?你一恨别人,觉得都是别人不好,你是不是障碍着你的智慧了?跟师父上次跟你们讲的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一样,实际上佛法讲的,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和坏事。这个坏事是让你记住不要再重新犯,你会得到妙行善果;如果是一个好的初始心,好好地去耕种它、去浇灌它,你让它得到最后的善果。用现代话讲,最初的就是最后的。交朋友也是这样,比方说交朋友,为什么有人可以交几十年,而有的人只能交几个月?因为开始交朋友的时候,觉得“你真好”,形影不离;到后来毛病都出来了,烦恼都出来了,最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他,所以就不能到底。你想到当时找到他的时候多不容易,你就不会随随便便把这个朋友抛弃了,所以方得始终。学佛如此,做人也是如此,最平凡的有时候就是最高深的。我们人对佛法的理解看似很平凡,实际上几句话,就是师父跟你们说的“大道理”。这个大道理用不着讲得很复杂的,几句话就讲清楚。“你众善奉行吗?你诸恶有作吗?”几句话就大道至简了,很简单的道理让你明白很深奥的佛理。

【师父看图腾 知晓前世今生】
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【新加坡心灵法门共修会 十周年分享会花絮】
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App下载地址

安卓点击下载:


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
   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


更多推荐





上一篇:患得患失是障碍(第七十七集)
下一篇:福慧双修 出六道(第七十五集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首页|网站大全|手机版|资料搜索库

GMT+8, 2024-12-14 11:57 , Processed in 0.300447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